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

數位閱讀教材23:吃苦了苦

數位閱讀教材23

吃苦了苦

作者:瓊慧


一日,孟婆找到閻王,說:「我這天天給人餵湯看到無數世態炎涼,我要辭職。」閻王想都沒想,直接就說:「去吧!孟婆湯喝了準備投胎。」

孟婆喝了湯後,閻王告訴她:「你前世做人積德行善,現在給你個好職位,以後你就叫孟婆,在這裡幫投胎前的人喝孟婆湯,忘記前世今生…。」

孟婆說:「好啊!」結果,孟婆還是孟婆…。這雖然是個笑話,但卻是在說明–人生真是苦,連神仙都感覺到了!

人生就在苦中

有一對年老夫妻渴望聽聞佛法,無奈居住的地方太偏僻,從來沒有出家人前來弘法。終於等到一位出家人路過此地,老夫婦歡喜異常,懇請法師為他們講經說法;可惜法師資歷淺,對於經文一知半解,更不懂如何「說法」,卻難以拒絕,只好硬著頭皮登上夫婦二人準備的寶座。

這位法師本來就已經手足無措了,登上寶座,看到老夫妻恭恭敬敬的跪在下面,急得滿身大汗,如坐針氈,不由得喊出一句:「 哎,苦啊!」

老夫妻聽到法師一針見血的開示,頻頻讚歎:「法師說得真好,人生確實是苦,年老力衰,又沒有養兒養女,空有資財,不知道要留給誰?真是苦啊!」

法師看到老夫妻虔誠磕頭如搗蒜,更是著急的說:「 哎呀,真苦!」

老夫婦一聽,愈加感慨: 「真苦啊!人生在世,日夜辛苦;年老了,又是病、又是死,真苦啊!」

這時,法師已悄悄溜走。老夫妻抬頭一看,寶座上空無一人,就認為必定是菩薩顯靈。從此,他們發願行善助人。老夫妻在日日發心行善當中,讓他們充滿無限的歡喜和快樂。

吃苦成就生命

我們都知道,只要來到這世間的人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難,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。儘管人生的意義不完全在於忍受苦難;然而,經歷苦難卻是大多數人通往成功、幸福的必經之路。因此,「苦」能磨練人,也能造就人。這正是:「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向自苦寒來。」

被人譽為”樂聖”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到數不清的磨難。貧困、失戀、耳聾幾乎毀掉了他的事業,貝多芬並未一蹶不振,而是轉向聆聽心靈的聲音,使用「心耳」來創作,這讓他的音樂有了巨大的突破,並開始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深度。他在兩耳失聰、生活最悲痛的時候,寫出了他的最偉大的樂曲。彌爾頓也在雙目失明、貧病交迫的時候,寫下了他著名的作品《失樂園》。

沒有苦難就不成其為人生。人們的全部努力,無非只是希望能減少一點苦難,或以「此苦」代替「彼苦」罷了!既然人生充滿了苦難,那麼人生豈不毫無意義?當然不是。幸福和快樂是苦難的另一面,或者說,苦難的提升就是幸福和快樂吧!有「苦」就有「樂」,有「難」就有 「福」。有苦樂禍福,才構成了人生的本質和全部。

我在學習 李洪志師父著作《轉法輪》中關於這方面的法理時,明白了:吃苦就是在磨練自己,修煉人吃越多苦,修得就越快。廟裡那些挑水做飯的小和尚,不一定修得不好,他們越吃苦,反而開悟就越快!這正是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!」

結語

佛教中說,人的一生是由前世的禍福所定,所以人的一生就會有苦有難。所以,人就算身處美景當中,也會有一絲絲的愁緒湧上心頭,因為好景不常在啊!

所幸,宇宙中有一個理:就是人在吃苦的時候業力就會得到轉化;當我們明白「吃苦了苦」的哲理後,就會發現吃苦是好事,吃苦可以把業力還掉,吃的苦越多,業還得越快,以後就會有好日子過!

人們常說: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。」人只有在付出,在承受艱辛之後,才會品嘗到甘甜的滋味。所以,我們就不必再把生活中的苦,當作是對自己的不公平;吃苦不是壞事,以苦為樂,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。